“在上海,一个1000万资产的家庭,其实是一个穷人家庭,因为上海的每平米房价10万、20万是随随便便的常见情况。”
最近,顶流基金经理、睿郡资产管理合伙人董承非的上述观点引发巨大争议,并登上上海同城热搜。
有人认为董承非贩卖焦虑,毕竟在中国超过6亿人的月薪不足1000元,1000万资产是很多人一辈子也赚不到的;也有人认为,这个观点很合理,算上房产,在上海总资产能到1000万的大有人在,如果没有其他收入,生活也比较拮据。
面对争议,睿郡资产回应称,这句话本身就是一句口语玩笑表达,却被部分自媒体“断章取义”。
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个回应显得有些轻浮,而且高高在上,把一个严肃的话题当成“玩笑”,显示了金融机构的傲慢。
湖北日报旗下的极目新闻2月13日发表评论,痛批上述言论,称“言必称‘穷人’也是一种病”。
文章称,一个做私募基金的经理,老是提到“穷人”干啥?还动不动1000万元资产的家庭在上海是穷人家庭?这不就是在渲染财富焦虑吗?
“虽然说是开玩笑,但里面也是满满的鄙夷和瞧不上的意思。要推销自己的观点,根本就没必要刻意去拉‘穷人’垫背。”文章认为,作为专业人士,多做些功课,多些数据说话,少些雷人雷语,以理服人就好。别变成了说相声的、搞脱口秀的,更别拿“穷人”说事。
《中国证券报》评论说,总资产千万是否属于贫穷家庭,还得看资产的构成、流动性以及净值情况。
那么,在上海拥有1000万资产,到底是不是穷人呢?
根据上海市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上海2022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万9610元,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万4034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万9729元。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扣除社保、纳税等各种必须缴纳的费用后的收入。也就是说,对于一个上海居民来讲,要赚够1000万,即使不吃不喝,一个收入在平均水平的上海城镇居民需要119年,上海农村居民则需要252年。
不过,站在全国看,上海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领先的,如果说上海人是穷人,那么很多西部欠发达省份的居民该如何定义呢?
也有观点认为,如果在上海只有一套千万房产,没有其他可支配资产,哪怕没有贷款,生活上也会捉襟见肘。
“没说错啊,他说的是上海的穷人,又不是鹤岗的穷人。青藏高原上小土包的海拔都比平原上的巍峨山峰高很多,主要看所处的位置嘛。”有网友认为,如果把范围限定在上海,资产1000万真的可能是穷人。
“可能这就是他们这个阶层的人的真心话吧,毕竟在他们看来90%的都是穷人。”也有观点认为,在董承非这些金融精英眼里,确实绝大多数人的收入都很低。
公开资料显示,董承非2003年加入兴全基金,2007年2月开始管理基金。在其担任基金经理后共管理过7只基金,管理规模最高时超过700亿。
去年5月份,董承非从兴证全球基金副总经理的职位上离职,拿出4000万元认购其新发的私募产品。
有媒体推算,根据董承非此前管理的基金规模、收益率以及高管团队的佣金比例,董承非2018年-2022年,获得的管理费收入大约为2.4亿元—3.6亿元,年均收入6000万-9000万元。
企查查显示,董承非名下共有2家企业,在上海明化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并持股60%,在上海睿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2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