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在韩国首尔举办的第20届世界知识论坛首次全体会上,林毅夫和弗格森激烈交锋,争论的焦点是中国能否20年后超越美国。

11月11日,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官方网站公布了本次争论的内容,两人还打了一个赌,赌金为20万元人民币。

这两位都是经济学界的顶级人物,林毅夫是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弗格森是哈佛大学及斯坦福大学高级研究员,2004年被《时代》周刊评为“影响世界的100人”之一。

所以,这两个人打赌绝不是雷军和董明珠级别的,不是简单的斗气,而更多的是要借赌约展示对自己判断的自信。

 1 

林毅夫认为,20年后中国经济必将超过美国,他愿为此和弗格森赌两百万美元。“我想借钱打赌,因为我相信我说的话”。

弗格森认为林毅夫的预言不会实现,但自己“赌不起两百万美元”,“我敢打赌中国不会超过美国,林毅夫教授。我跟你赌,我们各让一步吧,20万人民币。那是不可能发生的”。两人最终约定赌注为20万元人民币。

在对话中,弗格森对中国的很多做法提出质疑和批评。他承认中国取得了有史以来最惊人的工业革命成果和经济增长,但指出中国采取了很多不正当手段。

林毅夫则对此逐条进行驳斥。他强调,美国指责中国强制性技术转让、违反WTO规则等,都是经不起事实检验的“无证据的指控”。至于中美巨额贸易逆差等问题,也是美国自身结构性问题造成的,而美国则习惯性地把问题的产生归咎于他国。

“外国公司在中国投资是自愿的。你怎么能强迫外国公司把他们的技术转让给中国呢?当然,他们会用最好的技术在中国生产。因为如果他们不使用最好的技术在中国生产,他们怎么能在中国竞争呢?”林毅夫说。

他举例称,现在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汽车产量和市场。通用汽车、福特这样的美国公司都在中国设立了生产基地。他们可以选择不使用最好的技术。但如果他们不使用最好的技术,他们的汽车又如何能与现代、本田、大众和其他国际公司生产的汽车竞争?

“贸易对所有国家都是互惠互利的,中国不是造成美国问题的主要原因,美国贸易逆差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其内部结构性问题。美国的消费需求巨大,储蓄只有一点点,任何有这种结构的国家都会出现贸易逆差。这种问题不能通过征收关税或其他措施来解决。”林毅夫说。

对于中国的经济前景,林毅夫承认,由于贸易冲突产生的不确定性,中国也面临着某种周期性的、某种外部性的下行压力,但他有信心中国能够实现6%左右的增长,因为中国国内还有很大的投资空间、产业升级空间、环境进一步改善空间和城市化空间。中国也有足够的资源进行投资,无论是从财政空间、高储蓄还是丰富的外汇储备上来说都是如此。

弗格森则指出,尽管自己不认为美国经济明年的增速会超过2%,但美国不会出现衰退。同时,中国要超过美国是相当困难的。因为人口结构的原因,中国将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我不仅对明年、也对未来10年做出了预测。短期来看中国占优,长远来看美国会占优。”弗格森称。

 2 

其实,对于中国经济能否超越美国,何时超越美国,近年来已经有不少国际机构和学者作出预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去年7月发布报告称,到2030年中国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汇丰去年9月发布的研究报告也预测,203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26万亿美元,而届时美国的GDP约为25.2万亿美元。

相比很多机构和经济学家,林毅夫对中国经济前景非常乐观。

在本次辩论中,林毅夫称,自己有信心中国能够实现6%左右的增长,因为中国国内还有很大的投资空间、产业升级空间、环境进一步改善空间和城市化空间。中国也有足够的资源进行投资,无论是从财政空间、高储蓄还是丰富的外汇储备上说都是如此。

在2017年11月18日举行的中国经济学奖颁奖盛典上,林毅夫说:“到2050年,中国占全世界的经济规模很可能在25%到30%之间,中国会是世界经济当中最重要的中心,世界经济学的研究中心也有可能从美国转移到中国。”

林毅夫预测,“如果按照市场汇率计算,很有可能到2025年中国也会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届时,世界上会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研究中国经济现象。”

2018年6月5日,林毅夫在“中国企业走出去50人论坛”上表示,中国维持较高速增长的潜力不变。中国通过供给侧改革,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把国内有利条件用好,未来十年保持6.5%左右的增长是完全有可能的。

最近,林毅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称,2025年前后中国将成高收入国家,人均GDP达到12700美元。

 3 

近些年,与林毅夫有关的争论多次发生。

2016年,林毅夫与张维迎两位的“产业政策”之争,被国内经济学界称作“世纪大辩论”。一时风头无两,引来无数围观。

林毅夫是“政府派”,他强调经济发展要利用比较优势,同时也强调外部性,认为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来利用比较优势。他赞同产业补贴,主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共同作用。

张维迎是“市场派”,反对任何形式的产业政策,也反对任何方式的政府补贴,认为这不过是穿了马甲的计划经济。

2017年,林毅夫遇到了更激烈的辩论。他领衔的北大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课题团队前往经济疲弱已久的东三省,与吉林省发改委联合课题组发布了30多万字的《吉林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研究报告》。

这份报告认为,吉林的根本问题不是营商环境差,而是违背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导致的投资回报率低。报告强烈建议吉林“先发展轻工业、再大力推进重工业”,提出别再“加长避短”,而是应该“扬长补短”,建议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即建议发展轻纺、家电、电子。

后来,林毅夫团队遭国内很多专家学者的质疑。

去年11月,《改革开放杰出贡献拟表彰对象的公示》厉以宁、林毅夫两位经济学者上榜,其中,林毅夫的上榜理由是:他植根于改革开放实际,自主创立并实践了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体系,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力。丰富完善农业经济学理论,重新构建发展中国家制度安排和宏观经济理论,为我国经济学理论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他参与国有企业、金融体制、电信体制改革、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全球化、粮食和“三农”等重要改革政策制定。积极推动中非合作新模式,帮助有关发展中国家成功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参与创立北京大学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推动了合作转型和深化发展。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今年2月,林毅夫在接受《三联生活周刊》专访时称:“今天很多人说我对中国经济的形势过于乐观。可我不是乐观主义者,我是客观主义者。我不回避问题,但同时也看到我国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