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工商联官网8月18日更新了一条信息,在近日召开的四川省工商联十一届八次常委会上,通威集团掌门人刘汉元成为四川省工商联副主席。

纵横江湖数十年,尽管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全联新能源商会执行会长,但对于进入省级工商联副主席这个职位来说,刘汉元还是第一次。

而担任省级工商联副主席,某种程度上来说,刘汉元又升官了。

四川省工商联是正厅级单位,推算下来,身为四川省工商联副主席的刘汉元对应的最高行政级别,也就副厅级。

1

巧合的是,8月18同一天,刘汉元高升同时,通威发威了。

截至股市收盘,通威股份报收47.45元/股,总市值达到2136亿元。此前,通威股份总市值已分别于今年1月22日、7月1日,突破2000亿元大关,位列四川民营上市公司第一位。

当日,同在四川的新希望,股价报收11.89元/股,市值535.67亿。

简单计算一下,通威市值约是新希望的4倍。

实际上,通威股份和新希望一样,都是以饲料起家的,不同的是,前者是水产饲料,后者是家禽饲料。

1978年12月的那个冬夜,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村民在一张秘密契约上按下血手印。他们为“大包干”赌上了身家性命,从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而三个月前,千里之外的四川眉山,刘汉元和同一时期的民营企业家一样,希望赶上时代赋予的这次创业浪潮,而那时候,这批企业家们更多的是解决生活的基本需求,比如“菜篮子”的问题。

有资料显示,那时候,川渝地区水产年产量仅3万吨左右,平均每人每年不到半斤,“一年能吃到一次鱼,简直像过节一样,基本上只有春节才有可能吃到”。而相比之下,猪肉、粮食在川渝地区产量并不低。

据南方周末报道,四川水产学校毕业后,刘汉元在眉山水电局当水产技术员,此时开始动了养鱼的心思,这是他抓住的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一次时代机遇。

通过发明渠道金属网箱式流水养鱼技术,刘汉元以亩产十多吨的成绩打破了四川省历史上单位面积产鱼量的最高纪录。这项技术后来开始被四川省农户采用,整个地区的渔业逐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竞争也变得激烈。

刘汉元接受采访时透露,开始转型生产饲料,进行差异化发展,他发现,“养鱼的过程中要配合饲料吃,但买不到饲料也没有机器,所以用一台绞肉机来生产,生产了以后发现其他养殖户还有需要,干脆集中精力生产饲料。”

在多元化之路上,通威实际上很谨慎,农业板块在过去三十几年来一直围绕水产为主的养殖和饲料生产。2004年,通威股份在上交所上市,公司年营收近2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水产饲料生产商。

2

随着挤入饲料行业的竞争者愈来愈多,企业投放资源的边际效益不断递减。

于是,做饲料的刘汉元需要跨界创造增量收入。最开始,刘汉元没有想过做光伏,只是想选择一个比较好的清洁能源。但,选择的过程颇为漫长,因为可以选择的清洁能源太多了,水能、风能、生物质能、光伏、光热……另一方面,他也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进行研究和对比。

最终,刘汉元选择了光伏,理由很简单——转化效率和成本最优。刘汉元把这一理由写入了他的北大光华博士研究课题——《各种新能源比较研究与我国能源战略选择》。

搞饲料的要去做光伏,起初,外界并不看好通威的跨界。在当年做这项研究的时候,光伏发电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成本,比传统能源高3~5倍、8~10倍,甚至更高,但是在课程结束后的第二年即2006年,刘汉元还是决定进入这个领域。

通过通威全球首创的“渔光一体”发展模式,在水上产出清洁能源,水下产出健康水产品实现了两个主营业务协同发展。通威集团“渔光一体”为核心的光伏电站遍及20多个省份,2020年电站并网规模超2GW,年清洁电力发电量已超过20亿度。

数据显示,目前通威“渔光一体”并网和在建项目总规模超过2GW,2020年全年用电总量的67%来自于水电,仅三分之一来自于火电。

如今,通威的高纯晶硅和电池片产能已经位居全球第一,是光伏行业毋庸置疑的巨头。通威旗下的通威太阳能深度切入太阳能发电核心产品的研发、制造和推广,是全球最大的晶硅电池生产企业。公司现拥有合肥、双流、眉山、金堂四个基地,现有产能35GW,晶硅电池市占率、产能规模连续多年全球第一。

57岁的刘汉元,这辈子做成了两件事,饲料卖得好并成功转型光伏,带领通威股份打赢一场又一场战役。

3

在碳中和技术路线图中,光伏产业正在经历技术路线的变革。谁的技术护城河高,谁能率先技术创新,可以说这个产业的未来就是谁的。

从通威股份2019年年报来看,公司在电池片、高纯晶硅生产研发项目约7亿元;而在研发投入中人员费用则达到2.4亿元。

有分析指出,在研发方面持续性巨额投入,是光伏企业的护城河,只有高效率的龙头企业才会活出精彩。

不过另有分析认为,通威在“双主业”的另类格局下尝试布局光伏全产业链。需要注意到,光伏产业只是通威股份的主业之一,水产饲料业仍在其企业发展投入之中,占据了公司部分研发投入和经营力量。

通威此前谈及公司的光伏产业时表示,公司将以高纯晶硅、太阳能电池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主,形成上、中、下游产业链的贯通。上游硅料、硅棒到中游电池片,产业一体化将减少不必要的成本耗损和资源耗费。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价格大幅下降,行业竞争格局不断加剧,政府的扶持力度逐渐减弱,这是光伏产业的本质,也是产业面临的挑战,从而进入到高度市场化的金融格局。

当企业光芒万丈时,避免理性的自负是最艰难的。无锡尚德、江西赛维在巅峰期都曾疯狂扩张,最后,它们倒在疯狂之中。

在外界看来,进军光伏,通威不是最被看好的企业,却是活到最后的企业。如今,通威的规模已远超曾经的巨头。

刘汉元和通威股份又将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挑战?除了时间,谁也无法回答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