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君一直以来坚持一个观点,很多政策信号就写在领导的讲话、媒体访谈中(尤其是中央媒体),央视“CCTV国家品牌计划”涉嫌违法被约谈一事依旧遵循这样的规律。

1月17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消息称,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CCTV国家品牌计划”广告用语涉嫌违反《广告法》问题,当日约谈中央广电总台。

1月18日,一见君访问“CCTV国家品牌计划”官网,可以已经无法打开。

“CCTV国家品牌计划”涉嫌违法被约谈,原来早有端倪

而就在1月16日,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张茅在接受《央视财经》采访时就谈了相关问题,其中一段是这样说的:

政府给企业背书,然后企业一旦出现问题,不负主体责任,政府来负责任。三聚 氰胺就是最典型的案例。所以,现在我们已经要求取消所有的著名商标、知名品牌的评比。在政府的企业信用公示系统上只有黑榜,只要违规了,处处受限。企业做得好,消费者的口碑就是你最好的红榜。

“CCTV国家品牌计划”涉嫌违法被约谈,原来早有端倪
“CCTV国家品牌计划”涉嫌违法被约谈,原来早有端倪

当时,估计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个新闻,央视可能也没在意,其实“CCTV国家品牌计划”就是典型的利用国家信用给企业背书的行为。

其实,除了CCTV,还有很多媒体(尤其是中央媒体)也推出了类似的“计划”或者“工程”等,不排除一些不好的企业参杂其中,估计离约谈或者整改也不远了。

其实,关于这一点,市场监管总局在另一份文件中说的更明确: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媒体和企业在广告中宣称所谓‘国家品牌’,既误导消费者,又破坏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对此,群众反映强烈。

文件称,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源于消费者信赖和市场选择。利用“国家”名义为企业品牌背书,涉嫌违反《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广告法》明确禁止在广告中使用国家机关名义和“国家级”用语,规定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不得在广告活动中进行任何形式的不正当竞争。

广告用语使用“国家品牌”,实质就是在使用国家机关名义以及“国家级”禁用语,易使消费者以为“国家”为企业背书,对其产品质量、性能、功能产生误导性认识,造成不公平竞争。 

文件还称,媒体利用“国家品牌”售卖广告资源,开展商业营销,人为地将企业分为三六九等,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消费者出于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对入选“国家品牌”的企业会更加信赖,往往将所谓的“国家品牌”作为选择企业产品的重要依据,给消费带来极大误导,严重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市场总局当时还说了一句很“重”的话:“特别是个别问题产品缴费入选所谓‘国家品牌’,更是引发社会广泛质疑。媒体用国家名义为企业担保背书,发布违法广告,最终也会损害自身公信力。 ”

张茅1月16日接受采访时称,各级市场部门要坚持竞争中立的原则。对于中国企业、外国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大型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在监管中要一律平等对待。要打破行政垄断,防止市场垄断,特别是要消除对民营企业的歧视,这也是当前企业的要求。

风向已经变了,企业也要随风而动,不能是一棵大树就去靠,有时候也是会有风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