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座谈会之后,轰轰烈烈的民企纾困运动开始了。

11月6日,央行行长易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既要防止“运动式”收紧,也要防止“运动式”放松。

话刚说完没几天,“运动式”民企纾困的问题就暴露了,有纾困对象大股东趁机减持,落袋为安。

有人说,以前上市公司割普通股民的“韭菜”,现在情急之下,连国家的“韭菜”都不放过。

01

11月19日晚间,博天环境发布减持公告,三位大股东拟清仓式减持1.26亿股,占总股本31.35%。

减持不犯法,但让投资者气愤的是,博天环境刚刚拿到5000万纾困资金,另外5000万元贷款也将于近期发放。

简单一点说,就是之前哭穷,现在国家给钱救急了,大股东却总想着自己,急于把钱揣进自己腰包。

博天环境大股东减持被上交所注意到了。11月20日上交所发问询函,要求博天环境披露五方面信息:

1,媒体报道所述纾困贷款的资金源、金额、资金取得方以及具体用途;

2,三家股东拟减持全部所持公司股份的主要考虑、具体减持方式、减持时间安排,以及相关的风险揭示;

3,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是否参与了前述相关股东减持计划的筹划制定过程,以及内幕知情人名单,以供交易核查;

4,公司控股股东及其实际控制人所持公司股份的质押情况、是否存在减持意向、是否存在流动风险,以及支持公司生产经营发展的具体措施;

5,公司目前生产经营和管理团队状况,以及稳定改善生产经营的具体措施。

20日晚间,博天环境回应,具体内容如下:

1,5000万元信贷资金用于主营业务生产经营

2,三家股东表示6个月内无二级市场减持计划安排

3,控股股东明确表示无减持意向

受此次大股东减持事件影响,博天环境股价20日跌停,21日继续大跌5.16%,收于15.45元/股。具体看下图:

据了解,此次披露减持计划的三家股东均为创投机构,减持股份来源均为IPO前取得,而博天环境刚上市一年半多,发行价格为6.74元。

为了稳定市场信心,公司实际控制人赵笠钧和控股股东汇金聚合(宁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也表示,其所持有的公司36.92%的股份均处于限售期,在限售期内不减持公司股份。

02

近一两个月,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在内的多地成立纾困基金,主要救助对象就是陷入债务危机的民营上市公司,博天环境也是救助对象之一。

11月8日,海淀区国资委与江苏银行北京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向融资难民营企业发放贷款,为民营企业纾困。

就在签约当天下午,江苏银行北京分行向博天环境发放了战略合作协议框架下的首笔贷款5000万元,另外5000万元贷款也将于近期发放

不仅江苏银行,工商银行在10月份也“帮助”过博天环境。

10月16日,在中国工商银行总部,该行与诸多民营骨干企业举行座谈会,并于会后签署了《总对总合作协议》。

博天环境集团董事长赵笠钧当时表示,和工行签约,不仅是对过去合作的认可,更是对企业未来发展事业的巨大支持。赵笠钧回忆道,在9月4日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座谈会召开的当天晚上,他就收到了工行北京分行的电话。

赵笠钧所说的9月4日的会就是当天央行和工商联召开的一场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座谈会。参会人员不仅有央行行长易纲,副行长潘功胜、朱鹤新,还有四大行和光大集团的董事长,中信银行董事长,邮储、交行、浦发、华夏、民生等银行的行长以及多家民营企业代表。

赵笠钧当时在会上说,某银行2017年对公司PPP项目贷整体授信6.1亿元,2018年减到3亿元,项目贷授信缩水50%;某银行不做PPP项目贷款,即使给PPP项目开具投标保函、履约保函的业务都不行,搞一刀切。

他当时提的建议是,对于PPP投资类的项目贷款,建议简化担保手续,以项目的特许经营权或收费权质押作为贷款条件,剔除母公司的担保条件,避免母公司资产负债率等影响项目贷的落地。

03

惊奇的是,被纾困后减持的不止博天环境一家。

11月8日,正业科技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东莞市正业实业、实际控制人之一徐地华,通过债权融资的方式合计获得东莞市上市莞企发展投资合伙企业及东莞信托提供的4.16亿元资金支持。然而,就在一周后的11月16日,正业科技6名股东分别减持,累计套现567.93万元。

也许官媒早就看出了这一点,就在这两家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前,《经济日报》就开始“打预防针”。

11月12日,《经济日报》发表评论称,为民企纾困,拆“质押”地雷于当下,也需要把握分寸,精选标的,划定底线。重点有以下几条:

1、要防止借救民企之机高溢价并购输送利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虽然大部分交易价格比较公允,但也有不少地方出手阔绰,价格让人惊奇。

2、要精选救助标的。长期停牌,价格虚高的;大股东高位质押套现,资金用于挥霍享受甚至转移境外的都不能救。

3、纾困方式应以财务投资为主,尽量不当大股东。应尽量明确国家股权的退出路径。

没想到,这个评论没发出几天,其中的担忧就出现了。一见君真的佩服这些公司大股东减持的勇气。

实际上,对于民企纾困,无论是国家队直接入场,还是地方国资出手,其本质都是用纳税人的钱或者纳税人兜底的资产补助上市公司。

试想,一个个月入不过几千块的老百姓,却要用自己贡献的税收去补助亿万资产的上市公司老板,千方百计为“清仓式减持”创造条件,这样的“劫贫济富”真的让人情何以堪。

如果纾困民企的结果是这样,还不如不救,任其自生自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