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15日),易纲上任央行行长整整210天。相比今年3月19日上任前,易纲的头发似乎又白了一些。

有人说,央行行长是“执中国经济之牛耳”的美差,但现实远没有那么美好。除了要和其他国家央行行长一样疲于抗击经济下行和通缩,中国的央行行长还承担着更多的政府职能。

在中国,贯彻中央决策永远是央行等国家部委最大的政治任务,对内要配合稳增长、促改革,对外还要配合稳汇率、防风险。

左:3月19日当选央行行长时的易纲/右:9月5日会见东南非贸易与开发银行行长塔德西时的易纲

210天,不长也不短,期间,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都发生了始料不及的深刻变化。

中美贸易摩擦由相互威胁变为现实,并不断升级,逐渐反映到宏观经济层面。

美联储年内三次加息,强美元冲击下,新兴市场资本流入减少,金融状况收紧。

国内股市还经历过千股跌停的局面,亿万股民希望央行给股市注入信心。

经济存在下滑风险,多少嗷嗷待哺的民企希望央行放水,能获得一点企业的“救命钱”。

……

内外经济环境变幻莫测,同时要兼顾多个经济调控目标,要做好央行行长,难度可想而知。

-01-

今年3月19日,接替周小川之后,易纲履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易纲集海归学者和实干派官员为一体,是既具国际视野,又深刻了解中国实情的技术性官僚。专业、稳健、务实是外界对他的一致评价。

一位在央行工作的官员这样评价:“易纲副行长喜欢看研究报告,对数字非常敏感。”

在今年3月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易纲有一段回答记者提问的实录令人印象深刻:

我们监测到,去年年底贷款利率是同比上升了0.4个百分点,看去年的物价CPI是1.6,PPI是6.3,GDP的平减指数大概是CPI和PPI的加权平均。这么看,实际利率是稳定的,我们不仅仅要看名义利率上升了0.4个百分点,还要看实际利率,实际利率是稳定的,和经济走势是相一致的。

这段回答中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这样一个包含丰富数据对比的回答,易纲现场并未临时看资料。

有记者撰文称,易纲每次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时都能行云流水地回答,是名副其实的金融百科全书式人物。

-02-

易纲的能力不仅仅体现在对经济情况的熟悉上,更重要的是,和前任周小川一样,也是坚定的改革派,推进改革的阻力可想而知。

在当选行长3月19日当天,易纲的回应他最紧要任务:主要任务就是要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推动金融改革和开放,保持整个金融业的稳定。他还表示,今年金融改革开放还会有一些新举措。

10月11日,易纲甚至接受了《财新网》而不是“主流媒体”的专访,显得特外特殊,他从三方面回应上任时承诺的金融改革和开放以及新举措:

从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开放来说,首先,今年4月,我代表金融管理部门宣布了金融市场开放的11项措施。在这11项当中,7项已经落实,另外4项要在今年底前落实。这意味着到今年底,11项内容就都实现了。

第二,这一轮金融开放的深度,触及了市场的基础逻辑。尤其是我们将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对公有和私有企业一视同仁,对内外资公司同等对待。另外,我们还给外国金融机构全牌照和独资资格。也就是说,我们会消除对外国金融机构持有中资机构股权的限制,根据它们的资质、基于能力的标准(merit-based),而不再基于出身(origin),即是外资还是内资、公有还是私有。

第三,执行落实会很快、很彻底。我们将在今年底之前落实所有这些开放措施。诸如“沪伦通”、QFII和RQFII的便利化,金融市场将对固定收益市场和股权市场更加开放,还能看到A股加入明晟MSCI指数、富时罗素指数(FTSERussell)⋯⋯这些都在快速地发生。

10月11日至14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2018年IMF/世界银行秋季年会上,易纲表态:关于人民币国际化,我认为这应当是一个市场驱动的进程。我们不会出台特殊的政策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03-

易纲坚定推进改革,既有对外金融开放,也有对内解决民营企业地位不对等的问题,这些事情也让他操碎了心。

10月14日,易纲在2018年G30国际银行业研讨会上的发言,蕴含了很大信息量,其中一条至关重要:

为解决中国经济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我们将加快国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并考虑以“竞争中性”原则对待国有企业。

这是易纲对外释放中国将继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的信号,而“竞争中性”尚属首次。

对待国有企业的“竞争中性”原则最早是澳大利亚政府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其目的在于确保公共企业与私人企业平等竞争。

后来,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国企与非国企并存的情况下,确保国有企业与政府部门间的联系不给国有企业带来额外的竞争优势。

有评论称,中国对“竞争中性”原则已经做了一些研究,也有公开表示支持这一原则的论述。但是以前没有见到中国官方对“竞争中性”原则公开表态肯定。易纲的表态很可能是中国部级以上的官员首次表示中国将考虑以“竞争中性”原则对待国有企业。

对易纲的表态,《光明日报》专门发表评论称,用“竞争中性”原则对待国有企业,实际上就是为公平、公正市场发育成长创造环境,使市场主体各归其位、优胜劣汰,实现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一条路子。

评论称,“竞争中性”原则不行,担心不止来自国际市场,更来自国内市场。最近一些年中国民企发展态势不振,就是这种担心及其现实对应的结果。

在今天上午召开的中央企业2018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竞争中性”原则被热议。国资委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称,未来,国有企业的改革思路和改革目标将一直践行国有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实现“竞争中性”的原则,一视同仁。

-04-

如果要说易纲关注最多的问题是什么?民营经济绝对算一个。

仅在9月份,央行召开了两次有关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座谈会。

一次是央行和全国工商联9月4日在北京全国工商联大厦召开“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座谈会”。

要是大家没忘记的话,这次座谈会上,东方园林董事长何巧女当着易纲的面说过这么一段话:“现在民营企业太难了,如果易行长给我批准一个银行,我一定拯救那些企业于血泊之中,一个一个地救。”

另一次是:时过半月,央行9月18日又专门召开了“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座谈会”。

在9月4日的座谈会上,易纲的讲话包括几个要点:

一是金融部门对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在贷款政策、发债政策等金融政策上都一视同仁;

二是通过市场竞争为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三是采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监管政策等“几家抬”的办法,激发金融机构的积极性,畅通政策传导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四是要准确把握小微企业平均生命周期短、首次贷款难、风险溢价高的客观规律,构建服务小微企业的商业可持续模式,加强风险防控。

在9月18日的座谈会上,易纲重申金融机构对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在贷款发放、债券投资等方面一视同仁。此外,易纲讲话的要点还包括:

一是积极发挥中央银行职能作用,坚持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

二是不断优化政策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按照市场化原则,向有前景、有市场、有技术但暂时出现流动性困难的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稳定民企融资,增强市场信心;

三是各大银行要发挥表率作用,准确把握民营企业的发展特征,提高风险定价能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构建服务民营企业的商业可持续模式,为民营企业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在一见君看来,易纲关注民营经济一方是中央要求,另一方面或许和其自身对中国经济发展认识有关。

据公开资料显示,1976年,刚刚18岁的易纲在北京顺义县插队,在当时,每年要种多少亩小麦、玉米、豌豆都要由政府统一计划。当地的农民发现种豌豆要比种玉米的产量要高,于是便私自多种了几亩。不料,被领导发现以后,豆苗被拔掉。对此,易纲说,“这是典型的政府决定。”

-05-

一位央行官员说,易纲对于自由市场理论比较认同,反对一些比较死板的套路。

易纲曾在2015年第1期“CF40•孙冶方悦读会”上说,经过30多年的改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已经发生改变。今天,国有经济占比已经不大,虽然在全世界来看占比还是较大,但是和1978年中国的情况相比已经小了很多。目前非公经济就业已占总就业80%以上,非公经济成为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现在所说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指政府要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地方政府的职能要从直接抓经济项目、招商引资转移到执法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对于有媒体提问关于今年以来,一方面是去杠杆,另一方面税收征管力度也在加强,政策叠加因素作用于民营企业比较明显问题时?易纲是这样回答的:

我们注意到了民营企业遇到一些困难。从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整体考虑,从信贷市场和债券市场(比如发信用债),还有从直接融资包括股权市场上,我们会从这三方面采取有效的政策,以市场化的方式来可持续地支持民营企业,促使更多民营企业得到更多投资和融资,从而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两个毫不动摇”的原则。

3月19日,易纲上任时说:“我的心情是平静和庄重的,使命是非常神圣和光荣的,我一定按照宣誓的誓词来做好工作。”

10月15日,易纲上任央行行长超过200天,未来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