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几个月前加多宝宣布牵手中粮后,中粮入股加多宝的细节近日全面披露。10月31日,中粮包装发布公告称,正式入股加多宝。

此次合作,中粮包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粮包装)增资20亿元,其中10亿元以现金方式支付,其余10亿元以公司生产的铝制两片饮料罐作为实物出资。入股后,中粮包装将持有清远加多宝草本植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加多宝)约30.58%股权。在商业领域,大家都讲究强强联合或优势互补,最终产生1+1>2的效果,但加多宝此次引入中粮包装多少有点勉为其难。

靠山不可靠 中粮包装业绩停滞

中粮包装虽是中国最大的包装生产商,但近些年的业务增长并不迅速。从行业看,中国包装行业2013年到2016年复合增长率不到4%,增长缓慢。

2012年,中粮包装收入为50.5亿元,利润为3.23亿元,2016年收入是52.2亿元,利润是2.94亿元。5年间,收入只增长了3%,利润增长率为-9%。可以看出的是,无论是行业数据,还是公司数据,似乎都说明中粮包装业绩陷入了停滞状态。

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中粮包装投资下游的品牌公司似乎成为了一个更好的选择。

本次入股份额中10亿元用料罐作为实物出资就能说明,中粮包装在对加多宝进行财务投资的同时,也不忘卖自己的产品。另有观点认为,从中粮集团的角度分析,中粮集团在中粮包装上的占股不算多,再计算到加多宝公司上就更加微薄,中粮集团对加多宝的业务帮助或许没有那么大。

表面上看,这桩买卖算是中粮包装一次划算的投资,占了股份,也卖了产品,殊不知,在部分加多宝人眼中,中粮包装是个“接盘侠”。

并非一见钟情 “接盘侠”中粮难得真爱

中粮系入股加多宝,意在补饮料短板,并借此分享凉茶二元格局的红利;即便是中粮自己认为此次合作很划算,但加多宝与其并非一见钟情。

加多宝让出核心工厂的股份,除了意在缓解资金紧张,同时也是希望能借机实现“背靠”国企。事实上,去年6月,加多宝与北控集团在香港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当时双方表态,未来双方除深耕食品饮料行业外,还将在文化体育产业、地产开发及健康养老产业等五大领域开展高层次、全方面的深度合作。

可实际上,此事并无进展。事后,有知情人士称,北控集团曾派财务人员入驻过加多宝,得出的结论是:“加多宝盈利有难度,且有些环节不太透明,存在风险。”而北京控股集团旗下有北京控股、北控水务、北京建设、北京控股环境集团、中国燃气、蓝天威力、北控清洁能源、北控医疗健康、燕京啤酒、惠泉啤酒、思诚控股11家上市公司,不缺加多宝这一个。

加多宝放出与中粮合作的消息是在今年8月红罐装潢案终审前的几天,就在几天后,最高法宣布了红罐案的终审结果,加多宝与王老吉共同使用王老吉红罐包装。此消息一出,人们纷纷猜测,中粮在其中发挥了莫大的作用。但不得不说与中粮的合作是加多宝在与北控合作不成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而另一个层面,“共同使用王老吉红罐包装”的话术也让人寻味,失去了“王老吉”商标的加多宝又该怎样使用“王老吉红罐包装”呢?

可见,在案件本身,中粮这个靠山发挥的作用已经是名存实亡。而即便真的能够使用红罐,加多宝的现状也不容乐观。

押宝商标 加多宝前路难行

据了解,从2012年加多宝开始实施品牌转换,到后来的各种官司和市场竞争,都让加多宝斥资不菲。经历了漫长的5年商标官司后,加多宝方面也需要“补充弹药”。但是,加多宝这次付出的代价有点大,此次加多宝拿出的筹码不仅仅是公司股份,还拿出了核心资源:商标。

据悉,此次加多宝商标持有公司将注入相关加多宝商标,其作价人民币30亿元,占清远加多宝45.87%。进而,中粮包装和加多宝各方将共同打造集加多宝品牌、浓缩液、供销体系为一体的综合运营平台。

前不久,在中粮与加多宝签署框架协议时,就有消息传出中粮有意收购加多宝,但加多宝欠中粮的负债太多,中粮只能通过债转股的形式,收购加多宝最优质的资产。

据业内人士爆料称,当年在加多宝手里风头无二的“王老吉凉茶”,其市场巅峰状态也仅为150亿元,这几年加多宝不惜代价进行品牌切换,销售额也没有超过这个数字。即便近年来加多宝自己公布的销售额一直在200亿以上,但几年来的数据却鲜有增长。企业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从销售额的原地踏步可见加多宝发展的艰难。反观王老吉,这五年来在品牌营销、渠道深耕和产品创新上不断加码,已经反超了加多宝。

有了央企的背景,加多宝应该可以背靠大树好乘凉,但事实上,加多宝面临着当家人陈鸿道远遁国外,资金链短缺和员工大量离职和裁员等窘境,这些困难并非20亿注资能解决的,如果下一步中粮和加多宝的合作没有实质性内容,双方的困境都很难扭转。

注:一见财经(ID:yijiancaijing)原创,转载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