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刚结束不久,“农业强国”的话题再次成为热点。
一见财经注意到,包括人民日报、《求是》杂志、新华社、农民日报在内的党媒央媒,近期在密集呼吁建设农业强国。
1
3月21日,人民日报第九版评论版头条发布评论员文章《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的,称“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
评论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重要、不容有失。
3月18日,新华社发表《推进农业现代化 建设农业强国》重磅文章,强调“务农重本,国之大纲”。
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在国内媒体中的分量自不必说,在很多关键时期,他们都会发布重磅文章,或传递重大消息,或引领舆论风向,或释放重大政策信号。
此外,《求是》杂志两会过后,更是连篇累牍,发表了多篇有关建设“农业强国”的文章。
一见财经在求是官网搜索发现,从3月18日至3月22日,短短5天时间,发表了6篇有关建设“农业强国”的文章,这些文章有的在指明建设“农业强国”的方向,有些则在回答建设农业强国的原因。
《求是》这样多篇幅论述一个话题,足见其重要性。
在3月22日发布的《为什么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一文中,《求是》指出,农业不仅是现代化的基础支撑,更关系到现代化的质量成色。推进“四化同步”,必须加快补上农业这条短腿。
文章从三个方面回答了“为什么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筑牢国家安全根基的迫切需要
《农民日报》也于3月20日发布文章称,要建设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
分析人士指出,党媒央媒近期密集呼吁建设农业强国,不排除是规定动作,但同时也预示着建设农业强国的“迫切性”。
一见财经还发现,近日多家影响力较大,业务和农业相关性较大的互联网平台也投入重金,支持“农业强国”建设。
3月20日,拼多多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财报显示,去年四季度营收398亿元,同比增长46%;全年营收1306亿元,同比增长39%。
拼多多集团董事长、首席执行官陈磊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加强科技能力、提升农业和制造业的供应链效率,这些是拼多多明确的长期战略。”
陈磊强调,“在农业这个方向上,拼多多的投入力度不会受到短期的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波动,而是做出持之以恒的投入。”
有媒体指出,从来没有哪家公司像拼多多这样,多年保持对农业的浓厚兴趣,以及对研发的持续投入。
2
媒体密集呼吁,企业长足投入。
今年2月份,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农业强国”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生产力发展,也包括生产关系变革;既包括农业全面升级,也包括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现代农业是一个集合了农业种植、人工智能、数字技术、机械工程、能源动力、市场营销等多学科交叉的应用场景。
中国是农业大国,谷物的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但在很多粮食作物方面,进口量非常大,比如油料、大豆、糖、肉类和奶类。
最重要的是,种子被誉为农业领域的“国之重器”,但很多核心种子技术是被国外种子公司垄断,种子太贵,会大幅抬升粮食的生产成本。
这些年,国家最高层在多个场合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人民日报在前述文章中指出,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始终是头等大事。只有农业强了,农产品供给有保障,物价稳、人心安,经济大局才能稳住。
建设“农业强国”,并不是一句口号,既关系到国人的吃饭问题,还关系到发展问题。
3
实际上,在此轮党媒央媒密集呼吁前,建设“农业强国”已经被提高了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去年10月召开的二十大,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去年末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重申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性,并指出目标任务、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农业强国”。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汪三贵指出,近年来国际形势非常不稳定,在这种背景下,农业对保持国家稳定和居民基本生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粮食问题不容有失。
在传统认知里,农业就是粮食,其实并不是这么简单,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产业链。需要“搞农业的、搞信息化的、搞能源的、搞装备的、搞市场营销的”都投身其中,针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各展所长又通力合作。
分析人士指出,央媒最近密集呼吁建设“农业强国”,就是要在营造舆论环境,让更多的专业人才以及企业参与到其中。
很多人不明白,农业又苦又累还不赚钱,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拼多多为何这些年重仓农业,个中道理其实就在今天的文章中。
在之前的很多文章中,一见财经一直在呼吁,企业要“顺势而为”,和国家发展的节奏同频共振,这样企业既能实现社会价值,也会获得持续的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