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把我们分成了穷人和富人

来源:一见财经(ID:yijiancaijing)

最近,房地产的话题从买房变成了租房,有人说,这意味着通过房地产实现财富分配的浪潮已经结束。

几乎所有人在谈论这个话题时都有说不完的故事,很多人的人生轨迹因为房子改变了,有人因早买几年省了几百万,有人因错过机会悔恨莫及。

下文中的故事真实的反应了早几年买房和现在买房或还没有房的人生活的差别,enjoy:

 “人应该在年轻的时候用力跳一跳” 

我就不说第一套房早买晚买的事情了,就用我的亲身经历说一下换房早晚的区别吧。

我和一个朋友L都算置业较早的,买在同一个小区,L买的比我还早几个月,两家子年收入差不多。

2013年,老婆怀孕了,我俩一合计,得换一个好点的学区房,在换房这种大事面前,很多人会很磨叽,但我们绝不含糊。

当时其实不是买房的好时候,按照杭州的政策,换房就属于二套,首付60%,但我们没犹豫。4月份把自己的旧房子挂出去,6月份就卖出去了。

接手的是一个杭州本地人,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他只能全款,看在全款的份上我们一咬牙就让了5万块钱,165w成交。

7月份,我们已经找到了自己中意的房子,房东报价350万,我们砍价到322万,她后来也接受了,说年轻人也不容易。

换这个房子的时候,我们压力很大,卖旧房子的钱连首付都不够,但房东的一句话触动了我。

“人呐,就该在年轻的时候用力去跳一跳,跳上了,就上了一个台阶,年轻时跳不上,年纪大了更不敢跳了。”

签约以后心里也慌,按照贷款的额度,月供已经占到家庭收入的50%了,何况还要租房子+装修新房。

现在都不知道后来的两年是怎么熬过来的,但又想,如果一直呆在舒适区,家庭的财富是很难积累起来的。

朋友L当时也有换房的打算,看我们换了,也心动了,但是他一直没有行动,拖了两年多,后来完全就换不起了。

2016年,L到我家来做客,我们聊起了房价,我家的房子当时已经值500多万了,而原来那个小区因为学区差,位置也偏一些,价格上涨很少。

后来的一年中,虽然每月月供还是很多,但我们一家沉浸在房价上涨的喜悦中,再后来,就不怎么关注房价了,今年年中,中介说我们的房子已经值700万了。

自己简单算了一下,从2013年的322万到现在的700万,差价已经奔着400万去了,虽然没有变现,但心里特别有底。

  时间差两年,月供差5000  

又碰到一个可以说自己故事的机会,多余的就不说了,直接讲两个真实的案例:

A:2012年初买房,亚运村附近,2.5万/平米买入50平左右小一居一套,首付55万、贷款55万、月还款3000元,没什么压力。

B:2014年年底买房,四惠附近,3.6万/平米买入 55平左右小一居一套,首付80万贷款30年,月还款8000元。

这俩人收入差不多,都是不到2万元/月,年纪也差不多,风险承受能力差不多,A已经在琢磨换一套大房子并且买车,B为了房贷压力每天都不高兴。

  “幸亏政治学的好,任志强认识的早”  

十四年前(2003年)我在贵州读高一,每天晚自习回家后雷打不动的看中央二套的经济类新闻和访谈节目。

有一段时间,中央二套密集报道房市,记得有一期节目是记者扛着摄像机去当时还算新区的望京数亮灯率,得出的结论是:北京新房空置率太高,商品房开发无序新房太多,开发商炒作,导致房价上涨。

当时,作为一个高中政治课每次考试都145分左右的理科生,我心想,哪有供给太多导致价格上涨的道理。

2004年,土地招拍挂改革开始了,土地必须由政府统一买卖,专家们在中央二套上说: “这能减少土地交易中的腐败,控制房地产开发热度,平抑房价。”

突然有一天,中央二套采访到一个开发商,他说:“招拍挂必将导致政府对土地的垄断,大幅减少土地供给,从而导致房价快速上涨。”

后来,我上网了解了一下,这个人就是任志强,

两年后,我如愿考到了北大,当时去学校周边转了转,华清嘉园已经快每平米一万了,我打电话给老妈:“妈,中关村这一片我看了看都快一万了,有点贵。北面有个新开发区叫上地,有个小区叫上地佳园,8000元,房子还蛮新的。”

我妈说: “8000一平,那么贵!不买。”

没办法,继续读书,后来就是2007年北京房价翻番,华清嘉园涨到2万多。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中国经济受到波及,华清嘉园跌到了2万以下。

当时我每晚在学校上自习的同时就刷刷水木论坛和房地产网站,看着一个个价格下跌的楼盘以及北京平均房价下跌的曲线,我觉得机会来了。

于是,我每周末不上课时就去找中介,坐地铁到沿线去看房,后来在北京北面码农集中的一个地方买了一套房。(当时还没开地铁,后来开通了)

当时还没毕业,工作证明、收入证明全靠中介搞定。由于金融危机,房地产萧条,政府和银行都求人来贷款,房贷利率享受的是7折。

现在往回想想,虽然我没能把握住每一次机会,但如今也住着海淀码农区的一个著名好楼盘,面积勉强够小孩在室内跑来跑去,虽远远比不上各种二代,但比许多同龄人幸福太多。

有时候我会跟老妈说:“要不是你儿子政治课学得好,任志强认识得早,咱们这个普通工薪阶层咋能如此轻松的定居北京,咱们家的资产又怎么能比你的同事们多一个数量级。”

 “青梅竹马”,不同命运  

我来说一个真人真事。

我老公和他“青梅竹马”的哥们,几乎一模一样的人生轨迹,父母之间是老友加生意伙伴,几乎也是一样的人生轨迹。

这哥们和我老公从小开始一个中学念到一个大学一个专业,估计要是个姑娘,两个人后来就在一起了。

大学毕业之后,俩人一起出了国,不过去的不是一个国家,哥们去了英国读硕士,我老公去了美国。

硕士毕业之后一个很快回了国,一个准备工作两年再回去。对,那个倒霉的找到工作的就是我老公,他一直陪我在美国读完博士。

老公的哥们回国后就在一线城市找到了工作,又很快在父母的帮助下买了房,当时我公公婆婆想一起买,可惜没有户口买不了就作罢了。

后来发生的事情就可想而知了,一线城市的房价翻了一倍还多,而我们现在回去连首付都快出不起了。好在公公婆婆在一线留了套老房子,要不我们想回国也回不去了。

目前的状态,老公的哥们吃喝玩乐一身轻松,而我和我老公开始努力挣钱,准备换房,我老公估计得再多干十年才能把因我们晚回国导致的财富差距补上。

接下来再说说我家,这是一个更惨的故事。

我家穷,我一直想靠自己能力给爸妈换个房,可惜我15年才毕业,准备工作一年攒个首付在天津买套房。

结果16年天津的房价整整翻了一倍,一直准备在天津买房的我,就因为晚毕业了一年,付出了一倍的代价。

什么概念?如果我回国一年只有30w年薪的话,估计我十年努力工作挣钱都抵不上我早毕业一年买个房。

那些和我说选择比能力重要的人,真的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反正勤奋工作努力学习都没有用,投机呗。早生几年或是踩对了点就赚了,剩下的就挨着吧。

很多人在我之前写的一个“北京的高房价是否透支了外来年轻人的创造力和生活品质?”帖子下喷我,说什么矫情啊,谁让你没眼光啊,国家没有欠你房啊,我都同意,所以现在我的生活就是努力挣钱,理想什么的,都是狗屁!

故事来源于网络,一见财经(ID:yijiancaijing)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