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集体给区块链热泼冷水

区块链经过半个多月的发酵、炒作之后,官媒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

 1 

11月1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评论称,对于区块链技术,应坚持科学的态度,一方面应加强研究、积极发展,让区块链技术更好地赋能实体经济;另一方面要保持理性、杜绝炒作,防范打着区块链的旗号实施各种诈骗行为。

“总之,对待区块链要客观理性,既不要高估区块链技术的现在,也不能低估区块链技术的未来。“评论称。

这是官媒最近针对区块链热发出的最新“警告”。

11月11日,《人民日报》第18版重点关注金融风险,版面下半部分以《“区块链+金融”前景有多大》为题畅想了区块链对金融行业的意义。

不过,文章末尾引述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盛松成的话指出,虽然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但目前真正落地并产生社会效益的项目数量不多,区块链技术处在早期发展阶段,仍需理性看待。

11月8日,经济日报发表题为《区块链,脚踏实地走向光明未来》的文章称,衡量区块链的核心价值是它到底能不能解决现实问题,尤其是解决一个个产业的核心“痛点”。

该报引述专家的话称,为了产业的健康发展,一定要加强监管,不能脱实向虚,不搞一哄而上、重复建设,要扎实推进迎接“全新未来”。

“区块链是一种对经济社会影响巨大的新技术,但也不是无所不能的‘法宝’。无可争议的是,目前区块链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在技术、安全、标准、监管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报道称。

此外,新华社在10月29就警告称:“别让炒作之风干扰区块链健康发展”。相比《人民日报》海外版和《经济日报》的评论,观点更为犀利。

新华社称,就在人们纷纷了解什么是“区块链”的时候,一些企业和机构热衷于“蹭概念”,各种所谓研究报告满天飞,炒作虚拟货币的行为也有所抬头。

“区块链是新生事物,我们要在这个新兴领域占据制高点,更应打牢基础、扎实推进,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少一些急功近利的浮躁,多一些专注持久的定力,区块链行业才能健康发展、行稳致远。”文章称。

 2 

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提出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之后,区块链概念让A股大为疯狂。

10月28日,近百只区块链概念股开盘瞬间涨停,入场资金多达数百亿。有调查显示,目前整个A股公司已有超过500家上市公司自称与区块链相关,数量占到了整个A股公司的六分之一。

不过,仔细梳理发现,很多公司都是蹭热点,比如10月27日,在深交所互动平台“互动易”上,一位投资者咨询乐心医疗:“公司有研究和应用区块链技术吗?”,

“公司将立足主营业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断探索区块链技术等新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场景、商业模式、软硬件技术的解决方案,为公司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原动力。”乐心医疗回应称。

在这一消息刺激下,乐心医疗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

实际上,乐心医疗主营医疗器械,2016年在深圳创业板上市。其最知名的产品,便是“乐心”品牌的智能手环、体重秤、血压仪等。这些产品很多和区块链没有什么关系。

又比如,10月28日早间,上市吉宏股份突然宣布,公司已于10月25日与火币中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区块链领域开展合作。

消息一出,吉宏股份当日开盘就收获涨停。

实际上,吉宏股份只是一家彩印包装生产商,专注于彩印包装的设计、生产及销售。

以下是吉宏股份最近的股价走势图。可以看出,之后一路下跌,10月28日是25.32元,11月11日,已经跌至22.35元每股。

更神奇的是中概股迅雷。10月25日,美股开盘后,区块链概念股走强,迅雷暴涨107.8%至4.82美元,创上市以来最大单日涨幅,股价刷新七个月以来的高位。11月8日,迅雷股价下跌11.6%。

政策利好,让区块链概念股一飞冲天。然而,绝大多数区块链概念股,其实不存在支撑股价上涨的基本面。

最近,许多区块链概念股已经开始表现疲软,甚至出现大幅回调。其中,暴风集团、文化长城、天广中茂位居跌幅前三,股价较高点分别下跌44%、37%、29%;文化长城,已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遭证监会立案调查。

 3 

2009年1月,区块链由中本聪提出,大致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虚拟货币阶段。虚拟货币具有发行量固定、自由流通、去中心化等优势,所以一时间全球出现了多种类型虚拟货币。这是过去长时间内区块链技术主要的应用领域。

第二阶段是金融应用阶段。由于技术本身的特点,区块链在金融资产交易中的登记注册、支付结算、交换传递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第三阶段是拓展应用阶段。随着技术进步和认识深化,区块链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宽,人们开始探索其综合应用价值,区块链技术开始在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以及供应链管理等多个方面发挥作用。

《经济日报》的文章称,盲目的区块链“狂欢”之下,实则隐藏着不少风险。一些机构为了自身利益,会有意夸大区块链的作用。

实际上,区块链并非万能,在“全民区块链热”的社会现状下,既要认识到区块链未来已来,但也要保持理性。

官媒集体给区块链“泼冷水”,区块链的“火”真的该降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