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学院要么拥抱新零售,要么被淘汰

创新的商学院成就企业家,失败的商学院要企业家去成就

在很多人眼里,传统的商学院就是“高级社交圈”,商学教育已经与企业创新脱节,比如阿里提出的“新零售”按照现在的标准就有可能不会被放到课堂上。

事实上,在新经济时代,企业已经成为引领创新的主力,如果商学院依然守旧,不积极拥抱变化,很可能就会被淘汰。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魏江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语惊四座”,中国传统商学院办学模式正面临来自国际国内、体制内外多重挑战,需要“幡然醒悟”。

 01

今年年初,“颠覆式创新之父”、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M. Christensen)在接受采访时说,在“公司大学”和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威胁下,申请哈佛商学院的人数正逐年下降。

现实就是这样,不仅是中国,全世界的传统商学教育都面临挑战,有一个很直观的想象:很多成功企业家不是从商学院走出来的,而是他们在读商学院之前就已成名。

魏江认为,只讲基本概念、基本模型等这类在静态社会种所形成的管理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连机器都会深度学习的时代,商学院必须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挖掘知识的深度,激发出管理智慧。

于此同时,一些以企业为主导的创新性商学院也在悄然崛起,正在改变传统商学院的教育模式。

和传统商学院相比,企业商学院更受追捧。比如由马云牵头办学的湖畔大学,第三期学员的录取率是4.07%,号称比全球竞争最激烈的斯坦福本科还低。

反观长江、中欧商学院,EMBA招生录取比例皆在1:2以上。这导致EMBA招生人数大于MBA成为中国独有的现象,而哈佛商学院根本没有EMBA。

另外,在很多创新领域,传统商学院和企业相比一方面研究滞后,另一方面缺乏实践。作为新零售的代表,阿里的盒马鲜生并不诞生于某一所商学院。

魏江表示,创新性的商学教育,高校和企业必须要走得更近。学校要和企业无缝对接,但是这种对接的目的不是为了产业化,而是去总结提炼中国企业遇到的现实问题。

 02

显然,在新的商学教育中,企业已经成为创新驱动的起点,但目前的商学教育并没有适应企业发展需求。

据《财经国家周刊》报道,2017年阿里巴巴生态创造3681万个就业机会,其中新零售相关产业创造了诸多前所未有的新工种、新岗位,但我国人才培养还跟不上企业发展需要。

不过也有好消息,最近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与阿里巴巴签订合作协议,为宁波地区阿里巴巴国际站9600余家外贸企业客户提供人才供给解决方案。

另外,在对新零售概念的理解上,很多人主要聚焦在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迎合消费升级需求和线上线下融合趋势等方面。其实这是生产力的巨大转变。

“新零售”是马云于2017年10月提出的“五新”( 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战略之一,现在已经排在阿里巴巴核心战略之一。

在马云看来,纯电商时代过去了,未来十年是线上、线下和物流结合在一起的新零售时代。但很多人依然认为这是“新瓶装旧酒”。

其实,之所以有新零售的概念主要是传统零售业从生产方到需求方之间的中间商太多,生产方的利润被极度压低。

新零售的本质是要解决这个问题,把中间的渠道环节缩短甚至消除,依靠的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而不是靠生产方让利,这就是像盒马鲜生等一些企业已经在开始做这些事情。

可见,目前的商学教育与企业创新之间的鸿沟有多大!新的商学教育已经迫在眉急。

 03

商学教育发源于美国,这种精英化的教育对美国经济增长也作出了很大贡献,有调查显示,美国财富的一半以上直接或间接来源于MBA创造。

与美国相比,中国商学教育这几年也发展的很快,外界对商学人才培养寄予奢望。

中国商学教育体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管理学硕士,就读者主要为本科毕业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

以下是近10年中国管理学硕士招生情况,可见从2010年以后,中国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激增。

从上图可以看出,2006年中国管理学硕士招生人数为4.1万人,2009年和2010年出现了下降,但2010年以后,出现了大幅增长,一直保持在7万人左右,2015已经接近8万人。

下图是近10年中国管理学硕士在校人数,走势和招生人数类似,也是2009年和2010年出现了下降,但之后就快速增长了。

从数据可以看出,2006年只有10.55万人,到2015年已经翻了一倍多,达到23.22万人。

虽然高校每年都会培养大量的管理学硕士,但是这仍然解决不了企业的实际需求,主要原因倒不是数量的问题,而是质量不够,和企业需求有偏差。

著名教育专家熊丙奇近日撰文指出,我国大学商学院教育确实存在教育与商业实践脱节的问题,商学院人才培养创新应跟企业的创新结合起来。

魏江在接受专访时也称,“如果老师还抱着旧的东西教学生,20年后商学院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他指出,中国目前的商学教育和人才培养已落后于企业创新步伐,比如,以阿里新零售为代表的商业实践其实是很有价值的商业案例,但是把这种案例运用的教学过程中的不多。

熊丙奇指出,我国商科教育也应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不能让学生纸上谈兵。像MBA教育,国内大学还要求撰写毕业论文,这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是偏离的。

另外,商科教育必须进行案例教学,让学生融入商业实战,通过了解现实的商业活动,培养具有可以适应时代变化、挑战的优秀人才。而很多优秀的商业案例不在商学院,而在企业里。

北大国发院教授陈春花说的很透彻,她认为,新的商学教育必须做到三点:

1、让企业在高管的领导下,高效运行。领导者不仅能发展自己,而且要对发展他人有责任和担当。

2、让领导者变成激励人心的角色,并具备这种能力。领导者要面向未来,这样才能领导企业不断创新。

3、培养领导者面对不确定性的定力。现在商业环境复杂,时刻都在发生变化,过往的经验或能力可能成为未来竞争的陷阱。

所以,商学教育应该是推动社会和企业家进步的,而不是企业家成功之后,缴纳高昂的学费在商学院“混圈子”。

创新的商学教育成就企业家,而失败的商学教育需要企业家去成就。

| 一见财经(ID:yijiancaijing)原创,转载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