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9日外交部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新闻发言人林剑秀了一把中国的科技实力:有深圳“硬核”的无人机外卖服务,也有“赛博武汉”充满科技感的光谷空轨和无人驾驶出租车。
最近,“中国游”相关话题受到媒体持续关注,这已经是本月以来,外交部第二次回应“中国游”火热的现象。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入境的外国游客数量,已经超越2023年全年。
越来越多外国游客游览范围,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武汉、西安等中国腹地也成为他们探索发现的目的地。
1
“中国游”的火热,不仅出现在国外的社交媒体上,而是实实在在的火。
官媒《经济日报》最近惊叹:“中国游”的外国人多起来了。
还有媒体形容,从北上广深等一线大都市的街头,到河南、黑龙江的景区,再到张家界、西安、拉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几乎每一个山旮沓,都能挖出几个金发碧眼、黑肤白牙的“歪果仁”。
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享受72小时或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54国游客入境中国旅游订单增长28%。上半年,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超1.6倍。
还有数据显示,1月至6月,海关部门共查验出入境人员2.87亿人次,同比增长70.9%,其中外国人2922万人次。
“中国游”为什么突然火了?
最直接的原因是外国人来中国方便了,用外交部的话说:
随着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便利人员往来措施不断优化,外国游客“说来就来”正在成为现实。
目前,我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38个对外开放口岸,对54个国家人员实施72小时或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而且免签的范围还在扩大。
不仅政策放开了,有关部门针对外国人的各种服务也及时跟上了:
外国游客用移动支付不方便,央行等金融主管部门连续发文解决;
外国游客觉得交流不方便,各地纷纷推出英文导游服务;
外国游客觉得住宿有困难,旅游部门及时想办法,现在上海超过97%的三星级以上的酒店能够接待外国游客,北京、广州等城市这一比例超过80%,就连杭州、武汉、西安等新兴一线城市,这一比例也达到了40%-60%之间。
大尺度的开放政策和无微不至的服务,让来过中国的外国游客惊呼:“China is NOT What I Expected(中国并非我想得那样)”。
2
外国人不仅是游客,每个人都是一台移动的摄像机,记录着真实的中国,让上海街头的家常美食,“赛博武汉”的无人驾汽车一时名扬海外。
有网友说,中国越开放,就会有更多的“中国魅力”被展现在海外,相应的,那些“抹黑中国”、“滤镜中国”的事情就少了。
外国游客镜头里的中国立体丰富,既有广场舞,夜市里的美食,也有酒店里的智慧服务机器人、无人机送快递等等。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无人驾驶震惊外国人”等相关视频越来越多,有英国籍博主在武汉沉浸式体验了“萝卜快跑”无人驾驶汽车的视频,全网获得上百万次播放。
“无人驾驶汽车”已经成为武汉“好City啊~”的具体显现。“打无人车,逛大武汉”已经成为武汉独特的人文景观。
武汉的无人驾驶汽车,实际上就是萝卜快跑,这种外国人眼中的“中国高科技”,早已成为武汉人的生活日常。
数据显示,自2022年8月落地至今,无人驾驶汽车已经带着武汉市民去过153家医院、200多座大小商场和500多个居民区。
目前北京、深圳、上海、江苏、杭州等多省市都在试点无人驾驶,但武汉无疑是走在了前列,所以才接住了“赛博武汉”这波泼天富贵。
2019年9月22日,武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正式揭牌。当天百度等就拿到全球首批自动驾驶商用牌照。彼时,“商用”在全球自动驾驶领域还是一片空白。
2022年9月,武汉与重庆率先发布全无人商业化试点政策,向百度发放全国首批无人化示范运营资格,并发布前所未有的“三个允许”——允许车内无安全员、开上社会道路、开展商业化服务。
1年半后,全无人“萝卜快跑”的数量加到300台。目前,“萝卜快跑”已在武汉投放400多辆无人驾驶汽车。
今年12月13日,武汉市经信局的资料显示:武汉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无人驾驶运营服务区。
可见,已经成为“全球自动驾驶第一城”的武汉,凭借着“无人驾驶汽车”出圈,并被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打call,并非意外。
3
“自动驾驶汽车”爆火背后,反映出外国游客正在被中国新的、炫酷的科技体验所吸引,这也是中国这些年不遗余力的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相结合”战略结出的硕果。
早在2015年,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就被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无人驾驶被列为汽车产业未来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
以武汉为例,在传统汽车产业面临转型和升级的当口,自动驾驶作为新质生产力,为武汉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提供了助力和支撑。
《湖北日报》在6月1日一篇题为“武汉加速跑向全球自动驾驶第一城”的报道中,引述一位市民在武汉城市留言板上的留言称,无人驾驶不仅体验好、驾驶平稳安全、24小时自动驾驶服务方便市民出行,而且对提升武汉城市形象,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希望相关部门在司机中加大无人驾驶正面宣传力度,包容并支持新技术的发展。
自动驾驶,不仅带来了汽车和出行领域的重大变革,让国内市民和外国游客体验到了别样的乘车体验,也催生了很多新职业,除了研发生产环节的就业机会,还有包括安全员、监督员、调度员、采图员、数据标注师等新兴职业。
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自动驾驶产业招聘的职位数是2020年的两倍;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3年未来就业报告》测算,未来5年,全球企业预计创造约6900万个新的工作岗位,与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有关的工作需求涨幅明显。
不过,最近也有一些“人工智能是不是要替代人类?”“无人驾驶是否抢了出租车和网约车司机的饭碗?”的争论。
作为最有发言权的武汉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第一时间回应称,“武汉市出租汽车行业比较稳定,网上谣言比较多”。
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顾大松最近表示:自动驾驶是全新业态,其应用场景还有诸多想象空间,甚至汽车租赁等场景可能比网约车场景更广大,还远未到能对当前就业市场产生冲击的时刻。
4
作为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汽车等前沿领域竞争的集大成者,自动驾驶已经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最前沿战场。
外交部之所以为“赛博武汉”的光谷空轨和无人驾驶出租车打call,就是因为我们在这方面有拿得出手的硬核科技。
值得一提的是,网上出现大量海外博主晒乘车体验视频并给出好评,这股风甚至还刮到了马斯克耳边,甚至有博主体验了萝卜快跑之后跑去催促马斯克,称特斯拉Robotaxi计划要赶紧提速了。
7月9日,韩国中央日报发表《中国科技的反击,韩国自动驾驶经验是中国的1%》的文章,称“发展自动驾驶是社会共识,面对中国的自动驾驶速度挑战,韩国(像电动汽车一样)再次处于下风”。
事实上,在自动驾驶技术和应用方面,业界普遍认为,美国看Waymo(谷歌旗下),中国看萝卜快跑。但需要注意的是,特斯拉计划于8月发布高等级自动驾驶的Robotaxi产品,并推动其FSD入华。
随着鲶鱼特斯拉的加入,中美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竞争也日渐白热化。但在技术层面,萝卜快跑有信心和实力与Waymo、特斯拉等企业全面比拼。
百度自2013年开始研发自动驾驶,十年来一直坚持压强式的、马拉松式的研发投入。
数据显示,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累计投入超1500亿,积累了超过1亿公里的高级别自动驾驶安全测试里程,拥有超过5000项自动驾驶专利,其中高级别自动驾驶专利数量全球第一。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美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竞争,不仅包括技术竞争,比拼的也是政策创新,以及政府支持企业的决心。
2024年初,Waymo在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扩展到洛杉矶等地过程中,也伴随着少数人的质疑,担心会减少就业机会。但美国车辆管理局(DMV)、加州公共事业委员会(CPUC)等给予了充分支持。
当前是自动驾驶产业发展窗口期,机会稍纵即逝。全社会应理性看待自动驾驶发展中出现的质疑,站在产业技术进步、国际竞争、长期发展等视角看待自动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