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步子迈得越来越大,而提早布局的百度成最大赢家。

9月17日,香港特首李家超在发表《施政报告》时宣布,将加速自动驾驶技术在香港的发展,今年会批出三个区域用于自动驾驶测试,推动自动驾驶在香港实现无人化、规模化发展。

对于去年就开始深度布局香港的百度来说,这是个绝对的大利好。百度回应称,对此表示支持和欢迎,正安全有序推进自动驾驶车辆在港测试与落地应用。

受此消息影响,9月17日当日,百度港股股价大涨16%,至131.4港元,总市值逼近4000亿港元。年初至今,百度港股股价累计上涨超60%。

百度旗下的萝卜快跑目前是国内最大的无人驾驶公司,也是百度的“第三增长曲线”。香港“加速”自动驾驶,对百度的意义不言而喻。

1

李家超宣布“加速”香港自动驾驶发展,有迹可循。

香港特首每年发表的《施政报告》,类似于美国每年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目的是向公众阐述施政想法和建议。

《施政报告》发表前,特区政府都要提前几个月向公众咨询意见。而今年开展的咨询活动达到40场左右。

据香港商报报道,8月15日,也就是《施政报告》发表前一个月,香港特首李家超、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特首政策组组长黄元山及行政长官办公室主任叶文娟等,与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一行人就新一份《施政报告》会面。

报道特别提到,在这次会议上,重点听取百度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及自动驾驶技术在香港的应用场景、产业落地等事宜的意见。

一见财经注意到,参加此次会面的陈美宝是香港自动驾驶的积极推动者。

5月10日,陈美宝以香港第一位乘客的身份,在公开道路上亲身体验试乘萝卜快跑。试乘后,陈美宝还为萝卜快跑点赞称:“无论是让车、切线,还是驶过环岛,萝卜快跑表现出色,与一般车辆无异。”

显然,作为香港主管交通的官员,陈美宝5月份试驾萝卜快跑,8月份和李彦宏会面,这不仅是对萝卜快跑的认可,也显示出香港推动自动驾驶产业发展的决心。

2

香港加速发展自动驾驶,百度成最大赢家,绝非偶然。

其一、百度是最早参与到香港自动驾驶产业发展中的公司。

去年11月29日,香港特区运输署发布公告,批出首个自动驾驶车辆先导牌照,由萝卜快跑获得,这是该公司获得的首个右舵左行地区自动驾驶测试牌照。

获得牌照后,萝卜快跑就马不停蹄的在香港北大屿山机场岛及东涌开展测试。目前萝卜快跑累计在香港安全行驶里程超过20000公里,为其无人驾驶技术在全球右舵市场的推广提供重要参考。

今年4月30日,香港特区运输署再次发布公告称,更新了自动驾驶车辆试行牌照,扩大了萝卜快跑自动驾驶车辆在香港的测试区域,并开启载客试运营。

6月18日,萝卜快跑获批在香港东涌的指定路段和时段开展测试,将测试范围延伸至交通情境更复杂的道路。

8月14日,萝卜快跑获批在香港南区指定路段进行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

不到十个月时间,萝卜快跑在香港的测试范围不断扩大,这一方面为萝卜快跑在香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也为香港自动驾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样本。

其二、百度用“硬核技术”征服了香港的大街小巷,也是目前香港唯一的无人驾驶玩家。

要知道,作为高密度山海地形城市,香港的路况复杂程度远超武汉、北京等内地城市,不仅有多种畸形交叉口、多路交叉口等特殊路口,而且自动驾驶基建本身就比较薄弱。

在这样的环境下,要开展自动驾驶,对技术要求非常高。而在进入香港之前,百度在该领域就有十余年的技术积累,其高级别自动驾驶专利族数全球第一,L4级自动驾驶安全测试里程累计已超2亿公里。

萝卜快跑去年5月发布的第六代无人车,应用了“Apollo ADFM大模型+硬件产品+安全架构”方案,在武汉、北京等应用后,取得了深厚的技术验证和经验积累,安全性高于人类驾驶员10倍以上,完全可以应对高度复杂的路况,即便是右舵左行的香港。

3

香港“加速”自动驾驶,对百度的意义重大。

作为国内企业走向世界的“桥头堡”,香港自动驾驶迎来关键突破,意味着萝卜快跑有更大机会,将这一技术推向全球,实现全球规模化落地。

实际上,今年以来,萝卜快跑的全球化步伐明显加快。

3月底,萝卜快跑先后在迪拜和阿布扎比落地,在迪拜市区将部署超过1000台全无人自动驾驶汽车;与合作伙伴在阿布扎比将打造当地规模最大的无人车队。

7月15日,萝卜快跑宣布与全球最大的出行平台Uber达成战略合作,在全球多个市场部署数千台无人驾驶汽车。

仅仅过了半个多月,萝卜快跑又宣布与出行平台Lyft达成战略合作,明年率先落地英国、德国,并将在欧洲市场部署数千台无人驾驶汽车。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李家超发表《施政报告》前,百度美股大涨近8%,报123.7美元,创2023年10月以来新高。显然,敏锐的资本市场早已嗅到了其中的特殊含义。

目前以萝卜快跑、Waymo和特斯拉为代表的全球无人驾驶“三大家”竞争日趋白热化。从全球视野来看,自动驾驶的竞争已不仅仅是企业之间的技术比拼,而是国家与地区之间的政策、生态和规则竞赛。

德国、日本、瑞士、英国等主要发达国家都在推动立法,美国已有41个州和华盛顿特区针对自动驾驶进行了相应的立法活动。

美国的Waymo安全行驶里程已经超过1.55亿公里,尽管海外布局暂时落后于萝卜快跑,但得益于当地政策的开放,Waymo已规模化进入洛杉矶、旧金山、凤凰城、奥斯汀、亚特兰大等城市中心,投放了超过1500辆无人车。

相较之下,中国自动驾驶产业仍需在政策层面获得更系统、更开放的支持。

从这个意义上看,香港此次加速自动驾驶落地,对更多城市支持自动驾驶发展提供了示范,也有望推动更多政策创新与区域协同,有助于将“香港方案”带给全球右舵市场,从而提升我国在全球智能驾驶竞争中的话语权,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交通体系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