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金融机构可以无底线到什么程度?渤海银行给出了新的答案。

这两天,渤海银行“28亿存款遭莫名抵押担保”事件被曝光,引起外界巨大关注,很多人认为,作为一家金融机构,渤海银行突破了最基本的底线。

从目前的报道看,这件事并不复杂,济民可信集团下属两家公司在渤海银行南京分行的33亿元存款,在企业不知情的情况下,名下的28亿元存款就被用于为另一家公司提供票据融资担保。

这家公司名为华业石化南京有限公司,从股东结构看,其是江苏华之业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而华之业能源由北京华昌置业有限公司100%持股,后者的股东是大名鼎鼎的中石油。

华业石化是一家国企?目前来看,其身份扑朔迷离,有可能是一家假央企。但不管如何,这都不是渤海银行用济民可信的存款为其提供融资担保的理由。

这件事发生后,当事双方的态度截然不同,济民可信非常着急,由于华业石化未能如期偿还其中一笔到期债务,作为“担保方”,其下属公司山禾药业、恒生制药公司账户下的约5亿元人民币已经被银行划扣。

作为事件的“主角”,渤海银行却泰然处之。10月24日凌晨,渤海银行南京分行就此事件回应称,“发现企业间异常行为,已向公安机关报案”。但并没有直接反驳“客户28亿元存款被挪用于他处”这件事。

10月25日晚间,渤海银行又发布公告称,近日有针对本行南京分行的涉及人民币28亿元质押担保业务的报道。本行已就报道涉及的事项向公安机关报案,依法寻求司法解决。上述事项将不会对本行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这么大的事情,“不会对本行经营产生重大影响”?虽然这件事还没有完全水落石出,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渤海银行在业务操作中或多或少存在不规范的行为。

据济民可信称,8月19日,在获知有人正在银行柜台冒充该集团人员办理存款质押手续时,财务人员致电渤海银行南京分行要求立刻报警,然而渤海银行南京分行并没有履行该职责。

此后,济民可信多次与渤海银行南京分行交涉并正面表明集团及子公司从未办理也从未授权他人办理存款质押,却依然交涉无果。济民可信最终于9月3日向无锡警方报案。

按照济民可信的说法,案发后,渤海银行南京分行相关负责人还提出,希望能够允许银行继续用山禾药业5亿元存款,为华业石化从渤海银行贷款提供存单质押。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张特律师对媒体表示,如果济民可信披露的信息真实无误,那么在没有取得存单所有企业同意的情况下,银行串通第三方公司将企业的存单质押的行为,是涉嫌刑事犯罪的,侦查机关肯定要从刑事方面来处理。

具体来说,如果渤海银行违规把存款挪用给“华业石化”以使其获得贷款,则涉嫌违法发放贷款罪。

这件事被曝光后,除了网友们的口诛笔伐,官方媒体也发表评论,痛斥渤海银行的行为。

10月25日,成都传媒集团旗下的红星新闻连续发表两篇评论批评渤海银行。

题为《渤海银行南京分行如此胆大妄为,背后究竟有何目的?》的评论指出,28亿元巨额存款能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用于给其他企业作贷款质押担保,这么大的一笔存款质押要通过多个部门把关,要经过多人的审核,竟然都没能把住客户存款的安全闸门?

“这么巨额的客户存款在没有任何手续、不经企业同意的情况下,说动就动了,这不是引发金融混乱又是什么?”评论说。

红星新闻在另一篇题为《28亿存款消失,渤海银行岂能装聋作哑?》的评论称:“明明存在银行的钱,却一分取不出来,这种事对任何人恐怕都是一个噩梦。然而,这样一幕居然在现实中真实上演。”

文章指出,渤海银行南京分行面对储户的指控,采取了回避态度。渤海银行乃至监管部门,对此显然不能熟视无睹,而应尽快介入调查。“储户的钱,如果存在银行都不能确保安全,这无疑动摇了立业之基。”

不过,一见君发现,至今还没有央媒报道此事,或者针对此事发表评论,可能认为事情还没有水落石出,不好草率定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