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一见君发现,在山东省政府官方网站首页位置,《究竟该向南方学什么?——潍坊市委书记南方考察归来的“发展之问”》一文仍然被置顶,放在“今日关注”栏目第一条。
上述文章发布于7日前。7月4日,该文一经发出就引发热议,有人认为这是山东在“痛定思痛”,希望通过“励精图治”,缩小与浙江、江苏的距离。
从上图可以看出,尽管“省委常委会进行专题集中学习”、“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来青岛调研”等新闻发布时间是7月8日,但仍排在《究竟该向南方学什么?》之下。
按照常规操作,政府官网发布的重要新闻,要么按照时间排序,要么按照参与活动或者会议领导的级别排序,山东政府这个“反常”的操作,背后意味深长。
1
《究竟该向南方学什么?》为什么被置顶,原因显而易见,这篇文章是山东这几年少有的能全面、正确认识自我的文章。
文章直陈山东五大差距(重点是潍坊)。
第一是发展水平上的差距。潍坊传统制造业占比高,且大部分处在产业链、价值链的低端,而南方五市(嘉兴、泉州、宁波、苏州、南通)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骨干产业,其中苏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到50.8%,而潍坊市仅为1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南通达到50.1%,而潍坊市仅为44.9%。
从GDP看,去年潍坊是6156.8亿元,比苏州少12440.7亿元,比宁波少4589.2亿元,比泉州少2310.2亿元,比南通少2270.2亿元,再这样发展下去,差距会更大。
第二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一见君觉得这才是重点。
文章称,与南方五市相比,山东所有差距的根源都在思想观念上。
一是安于现状、沾沾自喜。不少干部喜欢陶醉于昨日的辉煌,没有意识到成绩是前人的、过去的,缺乏发展的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
二是缩手缩脚、过于保守。南方是“法无禁止即可为”,只要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禁止,就大胆干大胆闯,而我们(潍坊)是“法无授权不可为”,没有成例不敢为,只要是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一律否决,创新意识不强,就怕触雷踩线,热衷于不干事不出事,错失了大量发展机遇。
三是注重面子、不重实效。有的干部爱荣誉、爱面子,重名声、轻实效。
四是面对危机思想麻痹。平时危机意识不强,遇到问题不着急,出事后比谁都着急。
第三个差距是工作作风上的差距。山东有的干部粗枝大叶、得过且过,满足于一般化,缺少南方人的精致精到,缺少精准精细的功夫;习惯于报喜不报忧,谈成绩夸夸其谈,说起唯一第一,自豪感溢于言表,但对问题轻描淡写,对缺点和错误躲躲闪闪、遮遮掩掩。
第四个是营商环境上的差距。潍坊简政放权不彻底。放权数量虽然不少,但质量不高;“一次办好”事项少、效率低。二是服务企业质量差。重审批轻服务,发展平台功能弱、创新创业环境差。三是政策落实不到位。
第五个是工作推进上的差距。光说不练。唱高调,喊口号,实招不多,只做表面文章;有的干部急功近利,缺乏“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韧劲和“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
2
这篇文章被山东政府官网置顶,至少说明一个问题:文中陈述的现象,不仅是潍坊的,也是整个山东的,如果不改,山东可能真的要成第二个东北。
作为北方大省,从1979年至今,山东GDP总量始终位居全国前三。这当中,山东也曾一度咬紧江苏,企图翻盘。但近些年,这种可能性显得愈发渺茫。
2018年2月,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在“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上,历数了山东经济发展的短板,他提到的一组数据:
山东经济总量与广东的差距,由2008年的5860亿扩大到2017年1.72万亿;与江苏的差距由2008年的50亿扩大到1.32万亿。
到了2018年,山东跟广东、江苏这两个省的差距,已扩大到了2万多亿、1.6万多亿。而且,2018年山东的GDP增速没有跑赢全国。
今年一季度,山东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拖后腿的就是工业增加值增速的降低。
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山东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
上图是山东省近24个月以来月度亏损企业数量。从图上可以看出:
1、从2018年开始,亏损企业的数量大幅增加;
2、今年初开始,亏损企业数量增幅加大。
上图是山东省近12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可以看出,今年初开始,一直是负增长,其中5月份增幅为-7%。
以上是山东省近12个月工业增加值增长情况,今年以来同样不容乐观。可以说是出现了断崖式下跌。
3
尽管在痛定思痛,经济数据确实也不好看,但山东省统计局仍然称,“1-5月全省经济保持平稳运行”,这样的定论就发布在统计局官网上。
中阅资本首席经济学家孙建波在最近撰写的一篇文章中说:南北方经济发展的差距在于契约精神。
“东北经济不活跃的根子在于东北的‘发展文化’出了问题。产业选择上万万不可舍弃重工业和高科技领域的优势,‘发展文化’的提升才是东北的当务之急。”
南方与北方的差距,其实还是根植于区域土壤的“精神层面”的差距,表现的不仅仅是酒桌文化,而是思维方式——所有经济主体的思维方式。南北方商业行为的“背景逻辑”、“社会习俗”都完全不同。
孙建波表示,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同样一个人,如果在南方,就会有南方思维。“我身边就有不少东北的企业家、山东的企业家,不用喝酒,甚至都不用计较饭桌礼仪,有需要合作的事情,微信打个招呼就可以。”但他们一旦回到东北,回到山东,做事方式就变了。
在北方,把“契约”和“明确的条款”看作是不给领导面子,看作是生硬,看作是没有感情的行为。
最后一见君想说,如果山东一边在政府官网上表现的“痛彻心扉,励精图治”,但是在经济数据的评价上又“一团和气”,山东如何重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