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磅定调996背后的信号

关于996话题,新华社终于出手。

4月15日晚,新华社刊发署名“辛识平”评论:奋斗应提倡,996当退场。

评论很短,只有491个字。不过新闻业内有句老话:新闻越短,事情越大。

1

关于最近热炒的996话题,官媒发表评论的很多,包括人民日报、半月谈等,但新华社的定调不一般。

据一见君所知,署名“辛识平”的文章都大有来头。

“辛识平”最早于出现于2017年2月18日,当时以作者署名形式出现在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的文章《“习语”何以近人》中。

是年3月7日,新华社《学习进行时》专栏推出“辛识平”融媒体评论《辛识平:中国式民主的本质、特质、品质》,将“辛识平”定位为融媒体评论。

检索一番可以发现,新华社的通稿、新闻稿库内几乎没有“辛识平”的相关搜索结果,“辛识平”一般不出现,一出现都是重要的事情。

下图为新华社设计的栏目框架,“辛识平”与很多重磅栏目并列,权威性可见一斑。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篇小短评是在定调。

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996工作制”的周工作时间最低也达到了72小时。很显然,“996工作制”是违反劳动法的。

第二部分语气先扬后抑,批判966工作制。

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奋斗精神。这一点,全社会有着高度共识。亿万中国人民正用忙碌的身影、辛勤的汗水践行着这种共识。我们崇尚的奋斗,是让劳动者实现有尊严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的奋斗,是基于人们对事业的责任感和对未来的信心的奋斗。如果不能切实保障员工利益,如果无视员工意愿和身心健康,甚至让员工辛辛苦苦连个加班费都拿不到,一些企业强制推行的“996工作制”就是在透支健康、透支未来,这恰恰是对奋斗者的伤害,也是对奋斗精神的误读。

文章最后写道:善待劳动者,让劳动者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是对奋斗者的最好致敬,对奋斗精神的最好弘扬。

2

那么,“辛识平”在批评谁?

答案显而易见。

4月12日,阿里巴巴通过官方微信号发布了题为《马云谈996》的文章,强调虽然是一个有争论的话题,但想要表达最真实的想法。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认为,能够996是一种巨大的福气,很多公司、很多人想996都没有机会;既然选择了中国排名第一的公司(代指阿里),第一是要付出代价的。

此番言论一出就受到了成千上万网友的质疑,有网友表示:“现在是大家付出那么多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才会那么厌恶996”;还有声音称:“有道理,但违法”。

4月14日,在《再谈996:理性讨论比结论更重要,周末愉快!》一文中,马云强调,关于“996对不对”,法律自有规定摆在那里,这个问题并不是关键。找到喜欢的事,不存在996这个问题;如果不喜欢不热爱,上班每分钟都是折磨。

马云并强调“理性讨论比结论更重要”。

此外,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爆料称,京东已经开始实行995或者996工作制。有认证为京东员工的网友在评论中抱怨道,现在强制9点以后走,家人怎么办?回到家老人孩子都睡了,一周工作日全无交流。

京东对此回应称,我们不会强制要求员工加班,但鼓励大家全情投入,高效产出。

紧接着,4月12日,刘强东在朋友圈也提及996。在他看来,京东永远不会强制员工995或者996,但是每一个京东人都必须具备拼搏精神!

今年最早喊出996的是有赞,该公司在1月份年会上宣布执行“996工作制”,即正常工作时间为早上9:30到晚上21:00,周三为家庭日,员工可按晚上6点正常时间下班,遇紧急项目时,一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时间会更长。

现在,996话题已经成为一个全民话题,甚至有人说,资本家终于露出了真面目。“996有多苦”话题在新浪微博阅读量2.9亿次,讨论7.3万次。

3

历史经验证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是不可调和的。

英国《金融时报》4月15日发表评论文章《榨干奋斗者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文章称,从组织的角度,无差别奋斗时代退却后劳资矛盾将成为了组织内部核心冲突。

其一,中国目前的成功企业家之所以广受赞誉,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大家都是改革开放之后,在一个公平和平等的环境中竞争,他们是人人认可的胜出者。时代给了这些拼搏者光环,一波一波的机会让他们像弄潮儿一样被尊敬和关注。

不过,这个时代性的道德基础应该说从现在这个时间节点看,已经接近尾声了,商业环境饱和竞争后已经出现了稳定格局,白手起家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在社会结构上出现了明显的阶层固化。这样看来,平等思维已经被打破了,进而普通人对企业家的看法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一点很多企业家还感觉不到,他们还理所应当的觉得社会应该对自己的成功给与尊重,觉得自己对社会做出过重大贡献,但忽视了正在孕育的这种阶层对立情绪。

其二,从过去的劳动力和智力充裕,已经渐渐发展到相对短缺。特别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招募高质量工人难度加大,不但成本高,而且90后不太愿意干简单枯燥的工作。抱怨996的程序员其实本质上是拥有智力和专业性的高科技产业线“工人”,他们同样有了类似的世界观认知。

可以预见未来的10年,生产线工人、高智力程序员、服务类个体创业人才应该都是趋于短缺的,即使AI人工智能的发展似乎可以替代很多人的劳动,但可能从年轻人自身的角度,他们或许在机器替代之前就放弃了这些注定没有前途的简单劳动。

以上两个特点,都会因为企业家和年轻人价值观缺少一致性导致激烈冲突。

文章认为,马云重新定义了“加班”,刘强东则重新定义了“兄弟”,但榨干奋斗者的时代已经过去,回归平常人的生活和逻辑是每一位时代大佬必须面对的真问题。

一见君要提醒诸位企业家:996工作制,自己可以说,父母可以说,妻儿可以说,兄弟姐妹可以说,唯独老板不可说。

作为公众人物,不要因为自己一时心直口快引起阶层对立情绪。新华社已经定调,不宜逆势而为。

*一见财经原创,严禁非授权转载、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