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冰冰又回来了,想靠美容院东山再起?

范冰冰终于又有新“作品”了。

自去年的“逃税门”事件以来,一度风生水起的范冰冰陡然间跌入低谷,声誉与事业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不过近几个月来,随着风波逐渐平息,范冰冰又开始活跃起来,又是晒照又是发微博,工作室也重新开张,似乎那个熟悉的“范爷”又要回来了。

不过,范冰冰的新作品并非什么电影电视剧,而是她新开业的美容院。

能够说出“我不嫁豪门,因为我就是豪门”这等豪言壮语的范冰冰当然不是等闲之辈,她所处的社会阶层与接触到的名流人士,都是泛泛之辈望尘莫及的。正因为如此,她做的任何商业行为都不会是随随便便或者小打小闹。

在一见菌看来,范冰冰之所以会看好美容院这门生意,是因为“颜值经济”的前景令人无比期待。

 1 

古人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纵观历史,放眼中外,皆是如此。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时代,伟大的先哲亚里士多德就说过这样一句话:“俊美的相貌是比任何介绍信都管用的推荐书”;三国时期的孙权因庞统的相貌丑陋而将其冷落,于是遗憾地错过了与诸葛亮齐名的一代奇才。

时至今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颜值更是迸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从帅气俊朗的小鲜肉鹿晗与吴亦凡,到各种直播平台的美女主播,可以说哪里有高颜值,哪里就一定有巨大的流量。

这些无不印证着:颜值从来都是人们的普世追求。

从科学的角度看,“以貌取人”是人的天性。国外已经有实验证明,即便是什么都不懂的新生婴儿,看到在成人眼里称得上漂亮的脸蛋,都会凝视很久而不愿移开视线。

在社交领域,颜值高低更是首要的筛选与评价维度。

根据某社交App发布的《陌生人社交报告》,约六成的90后用户在社交过程中主要看对方颜值如何,而95后用户选择该项的人数占比更是超过八成。不难发现,颜值效应已开始左右新一代人群对事物的价值评判和选择。

不仅如此,在求职创业、升职加薪方面也离不开颜值的作用。美国经济学家Daniel S. Hamermesh和Jeff Biddle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容貌漂亮与否会影响个人的薪酬与价值实现;其中一个颜值低于平均值和一个高于平均值的人相比,分别每小时少赚9%和多赚5%的薪水。

另外,韩国一篇名为《婚姻和劳动力市场的整容手术效应》的研究论文则证实,颜值最高的男性收入比颜值中等的男性收入高15.2%,颜值最高的女性收入比颜值中等的女性收入高11.1%。

就连《经济学人》也发文称:“权力属于颜值更高的领导人,不管在大猩猩社群还是今天的西方发达国家,领导人要达到职业生涯的最高点,长相(包括身高、肌肉、语音、语调等)和成就一样重要。”直接例证便是自带高颜值光环的贾斯廷·特鲁多,仅仅从政八年便以绝对优势获选为加拿大总理,并被媒体评为“世上最帅的领导人”。

这些足以证明,颜值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一个人对于资源的获取力度,甚至影响其职业、生活乃至命运。

 2 

正因为拥有高颜值的人常常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机会,进而成长得比别人更快更好,所以高颜值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人们渴求的资本。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非人人都是天生丽质,再加上很多人“没有最美只有更美”的心态,于是一系列围绕颜值的消费行为应运而生,进而推动了“颜值经济”的崛起。

说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当然地认为,女性群体是成就“颜值经济”崛起的绝对主力。诚然,爱美是每个女孩的天性,而花钱追求美貌似乎也是女性群体的专属。可事实上,在颜值当道的今天,很多老爷们儿都已经在不经意间加入了追求颜值的大军之中,他们“臭美”起来甚至不输女性同胞们。

一项来自尼尔森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男性平均护肤时长是24分钟/天,比女性仅少了5分钟不到,有22%的男性受访者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会化妆。与此同时,根据欧睿信息咨询的预测,2016-2019年中国内地男性护肤品及化妆品市场的零售额平均年增长速度将达到13.5%,远高于全球的5.8%。

所以说,“颜值经济”的新消费热潮已然覆盖全民,其背后的市场空间更是令人遐想不已。

根据苏宁金融研究院的此前发布的研究报告,除了人们追求美貌的本能之外,“颜值经济”崛起的主要驱动力还有两个:

其一,国人收入日益增长,中产阶级人群规模突破1亿,而地位和身份认可需求带来的攀高性消费心理以及对自身形象重视度的日益提升,让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颜值消费;

其二,80后与90后正在成为我国消费的主力军,他们的消费偏好明显不同于上一代人,崇尚个性、追求品质、关注新鲜和刺激性事物成为了他们身上的显著标签,这也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他们对于时尚新潮外型的青睐,并愿意为之付费。

 3 

话说回来,范冰冰看好的医疗美容领域前景如何?

诚然,作为提高颜值的重要渠道之一,医疗美容渐渐一改过去极少数人专属的角色,转而向更为广大的人群中普及,这也撬动了国内巨大的医美消费市场。

根据ISAPS(国际美容整形外科学会)的数据,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巴西的全球第三大医疗美容国家。有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1800亿元。按照《2018年医美行业白皮书》的说法,2018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超过2245亿元,未来5年,中国医美市场平均年增速预计将达到25.67%。

这也意味着,医美行业将成为仅次于地产、汽车、电子通讯、旅游之后的“第五大消费热点”,“钱”景可期。

那么,医疗美容就是颜值经济的全部内容吗?当然不。

如果从广义上理解,所谓的“颜值”不仅仅指脸蛋,还应该包括妆容、身材以及其他有关于健康的周边领域,这些都是有助于“高颜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看,除了医美之外,颜值经济的潜力还应体现在健身、化妆、饮食、穿着甚至各种自拍神器上。

以健身为例,更加讲究健康、注重减肥增肌塑形同样是人们追求美的体现。因此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都开始走进健身房,意图通过挥洒汗水来换取美好身材与健康体魄,这便催生出更多的商业价值。

艾瑞的调研数据显示,全国有近9成的健身用户每周都会至少去健身房一次,而这种高频次也点燃了健身市场的旺盛需求。此外,随着用户比以往更加认同团课、私教等额外付费的附加值服务,付费意识也在不断提升。

事实上,在颜值经济当道的今天,不少巨头已经从颜值经济中尝到了甜头。

以阿里巴巴为例,2018年,仅天猫平台上就有近2000个美妆品牌来开店,包括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LVMH旗下纪梵希和欧莱雅集团旗下奢侈美妆品牌YSL和阿玛尼。与此同时,天猫还孵化出了安瓶等众多小众品牌,销售额极为可观。

于是,在2018年的金妆奖上,天猫快速消费品事业部总经理古迈表示:2019年的天猫将进一步加大美妆市场的投入,扶持1000个美妆品牌在天猫开店,并培育十个10亿的新锐品牌。话语中仿佛在暗示:风口已至,理应顺势而为。

这或许真的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时代。